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百道編按】《雪山上的達娃》是魯迅文學獎獲獎作家裘山山的首部兒童文學作品,適合8至15歲兒童閱讀。作為對祖國七十華誕的獻禮之作,該作品堪稱來自西藏高原邊防哨所的英雄贊歌。作為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該作品榮登數家書榜,并斬獲優秀作品獎。兒童文學作品中如何兼顧兒童性和文學性?如何在啟蒙教育功能和文學藝術探索上取得平衡?百道網對裘山山進行了采訪。
在西藏邊境小城亞東,離家出走的幼犬“達娃”與年輕的邊防戰士“黃月亮”相遇。這次偶遇,讓達娃來到了海拔4500米的云端哨所,開啟了一段傳奇的成長經歷。在雪域哨所長達半年、幾乎與世隔絕的大雪封山期,達娃與年輕的邊防戰士相互陪伴,共同成長。他們一起應對極端惡劣的高原環境、忍受高山哨所蝕人骨髓的孤寂,共同經歷驚心動魄的雪崩、雷暴,共同守衛國土,共同聆聽并見證一代又一代西藏軍人為國仗劍、為國奉獻的故事。
《雪山上的達娃》以軍犬與戰士的雙線敘事視角,講述了中國當代軍人守衛邊防的鐵血柔情,展現了中國軍人的忠誠、奉獻與尊嚴。自2019年4月問世以來,作品廣受讀者和業內專家好評,入選2019年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中國好書”2019年5月榜單、《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5月優秀暢銷書排行榜、《中華讀書報》2019年7月月度好書榜、“十三五”國家重點圖書、音像、電子出版物出版規劃,并榮獲第十五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故事中的情與義、夢想與信念,為少年兒童的成長提供了精神之鈣,幫助他們懂得所有的成長都是在困厄中實現突圍,所有的榮耀都是對平凡堅守和無盡跋涉的獎賞。
《雪山上的達娃》
點擊圖書封面可在三大網店購買
出版社:明天出版社有限公司
作者:裘山山
出版時間:2018年08月
作者裘山山
本書作者裘山山系中國作家協會全委委員,1976年入伍,1983年畢業于四川師范大學中文系,曾任《西南軍事文學》主編。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我在天堂等你》《春草》《河之影》等五部,長篇紀實文學《遙遠的天堂》《家書》等五部,小說集《白罌粟》《琴聲何來》等十部,散文集《行走高原》《從往事門前走過》等十二部,以及《裘山山文集》(七卷)。其作品曾獲第四屆魯迅文學獎、第八屆全國“五個一工程”獎、第九屆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藝獎、夏衍電影文學獎等若干獎項。多部作品被譯為英文、韓文和日文,在海外出版發行。
在《雪山上的達娃》這部作品中,裘山山巧妙地運用小狗與戰士的雙線敘事視角,為孩子們書寫了雪域高原上一種“有信念”的人生,構建了一個立體、多維的敘事空間,既通過達娃的視角講述了一個明快而富有感召力的成長故事,也通過黃月亮父子兩代軍人的書信構成內在的互文與對話,展現了當代軍人傲然不屈的強勁意志與奉獻精神。這部作品內蘊激情,充滿向光生長的力量,在大量紀實般真實的生活化的細節中涌動著理想主義的情懷與溫度。
在兒童文學創作上,裘山山是個初學者。談及這部作品的創作初衷,她認為題材的選擇對文學創作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我選擇了一個于我而言既新鮮又熟悉的題材。”裘山山曾多次入藏采訪,非常熟悉藏區的環境和邊關軍人的生活。在一次又一次行走高原中,在去往邊防團、兵站、哨所的路上,她看到、聽到了太多動人心魄的故事。“這些故事落入我的心里,如同種子在慢慢發芽。”她如是描述。目前的兒童文學作品中幾乎沒有涉及西藏軍人的題材,裘山山希望通過自己的筆,讓小朋友們、青少年們,了解邊關軍人,讓他們知道,當他們每天坐在教室里讀書學習的時候,有很多解放軍戰士正在頂風冒雪地站崗巡邏,保衛祖國的邊疆。她說:“這些解放軍戰士或許比他們大不了幾歲,但一旦穿上了軍裝,他們就學會了堅強、勇敢、忍耐、擔當,學會了團結友愛,樂觀向上。青少年應該從小培養這樣的品格。”
同以往那些單一視角書寫軍營生活的作品不同,本書采取了一“實”一“虛”、雙線并行的敘事方式。寫實層面,新兵黃月亮第三人稱視角的人物敘事,細致入微地描述了果東拉哨所艱苦、單調的軍營生活;虛擬層面,懵懂小狗“達娃”第一人稱視角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傳達了雪域高原惡劣環境下,黃月亮、宋老兵等軍營戰士情感和心靈的鮮活與豐富。這種“虛實疊合”“雙軌并行”的敘事方式相得益彰、珠聯璧合,不僅讓雪山哨所單調、孤寂的生活節律顯示出雙重視野下的勃勃生機,而且還經由“達娃”陌生、新奇的“他者”立場,彰顯了守疆衛士艱危環境里傲然不屈的強勁意志與精忠報國的奉獻精神。
當百道網問及為何要采取這種敘述方式時,裘山山表示自己每次入藏采訪,無論到哨所還是兵站,都會遇到很多可愛的狗。它們雖不是名犬,但它們和高原戰士一樣勇敢堅強,不畏風雪嚴寒。它們不僅是戰士的伙伴,更是戰友,默默地陪伴著戰士們駐守在高寒、缺氧、杳無人煙的山上。這些軍犬學會了給戰士送飯、幫助戰士運輸物資,甚至曾經救助過被困雪地的軍嫂。“我想,既然是一部給孩子閱讀的作品,那么以小狗的視角來講述故事,會讓孩子們覺得更加親切有趣。”但小狗畢竟是擬人化的,單一的角度也會失去很多表達效果。為了更真實地展示哨所生活,也為了讓故事更完整,裘山山又增加了以戰士的角度來敘事的線索。這樣的虛實交叉,讓哨所生活更加立體豐富。
在《雪山上的達娃》這一故事里,愛不是抽象玄虛的說教、縹緲無形的概念,而是具體而微、催人淚下的實際行動。黃月亮追尋父親足跡的拳拳之心、宋老兵風暴之夜的犧牲精神、老排長鴻雁傳書的綿綿思念、盧作家哨所采訪的情不自禁,以及黃爸爸七封信里的遺憾與赤誠。當這些源自對親人、戰友、祖國的愛以小狗“達娃”視角感知、體味、表達出來的時候,其中意味就愈顯深厚與寬廣。正如黃月亮信中所言:“有一種情感,不是友情卻賽過友情;有一種情義,不是親情卻勝似親情。”這是一種小到憐惜被遺失的小狗,大至恪守軍人職責的情義,它以愛的博大和赤誠,詮釋了熠熠閃光的當代軍魂。
裘山山在回顧自己的創作過程時,最大的體會就是兒童文學的創作務必要把握好分寸,兼顧兒童性和文學性,在啟蒙教育功能和文學藝術探索上取得平衡。對此,裘山山將自己對創作分寸的掌控總結為以下三點:
首先是要把握思想內容的分寸。兒童文學必須以積極、健康的思想內容去影響引導孩子。現在的童書種類豐富,包羅萬象。西藏軍區的故事可以給孩子們呈現出一個相對陌生的世界,拓寬他們的視野,提升其精神世界,影響其行為習慣。但這樣正面的、積極的內容,若講得太刻板或太沉重,無法引起孩子們的興趣。所以在設計寫作思路時,必須考慮可讀性和娛樂性。比如在這本書中,讓一只可愛的小狗率先進入孩子們的眼簾。一旦這只通人性的小生靈讓孩子們感到親近,接下來出場的月亮叔叔和戰友們也會讓孩子們倍感親切。隨著故事的情節發展,孩子們會發現解放軍叔叔并不是一種威嚴的象征,而是和他們一樣,也有喜怒哀樂,也熱愛生活趣事的一個群體。作品的內容既要生動,又不能過于幼稚。因為社會的發展和互聯網的普及,讓今天的孩子們見多識廣,聰慧早熟,所以還需要設計一定程度的成人化內容。
其次是把握語言分寸。兒童文學作品的語言不僅要準確流暢,通俗易懂,還要講究用詞,盡可能呈現出現代漢語的優美感。這本書中使用了一些具備書面語語體特征,甚至不常用的詞匯,但同時也使用了一些詼諧的比喻,另外還有口語、網絡語和方言,盡力讓語言表達飽滿有力。
再次是把握情感表達的分寸。兒童文學作品中對情感的表達,要適合讀者的年齡特征和情感特征。對孩子們來說,該抒情的地方要盡情表達,不能太過含蓄。對祖國的愛,對父母的愛,對戰友的愛,對大自然的愛,乃至對動物的愛,直抒胸臆是最好的方式。
《雪山上的達娃》借助一只普通軍犬,昭示了西藏軍人的精神世界:越是貧瘠的環境,越彰顯責任之重大;越是艱危的條件,越體示精神之偉岸;越是孤獨的心靈,越迸射愛之赤誠。雪域高原的險峻,邊疆哨所的蒼涼不僅孕育出了滿山杜鵑的鮮艷、壯美,更映照出一代代西藏軍人心靈的寬廣與胸懷的堅韌。
作為一名軍旅作家,裘山山在創作生涯中的難忘經歷,都與部隊生活有關。回憶起這些經歷,裘山山說自己十幾次進藏采訪,十幾次去云南邊關采訪,時常會遇到危險,曾幾次遭遇車禍、塌方。尤其是在西藏,高原反應曾讓她受盡折磨。最令裘山山難忘的是2008年赴汶川地震重災區采訪,在余震不斷的情況下,她和隊友們徒步走到映秀鎮。后來坐直升機飛往汶川時,和她們同一時間飛在岷江河道上的另一架直升機不幸失事,機組人員與乘客全部遇難,而裘山山及其隊友則與死神擦肩而過。“這些難忘的經歷,現在都已成為我的財富。現在很慶幸自己年輕時一次次下部隊,一次次走邊關,積攢下很多珍貴的經歷,不但豐富了創作,也豐富了自己的人生。”裘山山自豪地說。
一個作家要寫出優秀的作品,需要多方面的因素,比如才華、學養、不斷學習的能力和持之以恒的態度。“但對我個人而言,最重要的因素有兩點。一是熱愛,真正的熱愛文字表達,才能堅持筆耕不輟;二是認真,認真對待每一次創作,拋棄功利之心。”她總結道。裘山山在創作這條道路上已走了三十余年,雖然進步緩慢,也從未因某一部作品而一夜成名,但她從未中斷過寫作,總是一直盡自己最大努力去寫好每一篇作品。這位軍旅女作家堅定地說:“我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自己,要做到無愧于讀者,無愧于自己的初心。”
(本文編輯:楊子欣)來源:百道網
北京百道世紀網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及其平行公司北京百道世紀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下屬的網絡媒體平臺百道網、百道網微信、幫書店微信,以及百道學習APP和小程序等平臺上發布的文章,版權屬于北京百道世紀網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所有,或北京百道世紀網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與著作權人共同擁有,嚴禁轉載。任何紙媒、網媒或社交媒體需要發布或轉載,請與版權專員聯系(service@bookdao.biz),獲得授權后,方可轉載。對于任何未經授權的轉載,我們將依法追究其侵權責任。